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韓非入秦被害

新年將至,友人傳來網上求籤,好奇一試,竟然求得「韓非入秦被害」一籤。所謂韓非入秦被害,就是當初韓非經李斯所薦而入秦,甚得秦王嬴政賞識,後欲因為李斯所忌而被害。

籤文曰:「進身不得退步而行命運乖蹇切勿交爭此籤野鶴投籠之象凡事守舊留心」

吓﹖我又唔係王維基。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To Dearest D

我們好像很久沒有試過這樣齊全。

幾個大學生,因為一個學生組織走在一起,起初就只是CLESM。在學期間,維繫不難,難得工作以後仍能維持。大約兩年後,介紹N加入,不知他有沒有,但我卻擔心過背景較為不同的他,跟大家相處不來。結果當然是杞人憂天,他跟大家相處得比我還要好。

最後加入的是D,不過很快我們已經忘記這點。某次的聚會,不知是誰的爛主意,把經常因為有人生日而聚會的我們叫作「生日會」。然後有些人結婚了,聚會訂座的人數愈來愈多。

到了今天,D要到外地工作,拉遠大家的距離,才赫然發現原來我們沒有經歷過別離。或許如此,昨天的聚會特別齊全,N為此拋妻棄子、S即使早有安排也匆匆趕來。

這樣齊全的聚會,希望會成為祝福。祝,一路順風。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三十世代」與「公共知識分子」

近來讀了兩篇很好的文章,一是林行止先生回應龔耀輝(原筆名方卓如)《三十幾歲,真「大鑊」》一文的《漁火偷渡客 江上數峰青》,一是曾國平教授(想不到的,這竟然是我"喜歡看"的其中一個網誌,果然是網絡無邊界)的《給香港的青年公共知識分子》。

不知何說,市面出現了很多「三十世代」和「公共知識分子」的評論。兩者的共通點,都是或多或少輕世事而重自己。「三十世代」就像坐在地上、哭訴懷才不遇;「公共知識分子」則似高高在下、喜以嘲諷為樂。

我不是說世上沒有懷才不遇,也不是認為不可批評世事,只是覺得個人在社會中小得連塵埃也不如,又何必認為別人應該關注你的懷才不遇、又何必認定自己的「公共知識」特別清高而要與公眾劃清界線﹖

望以自省、亦為共勉。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心肝寶貝

生兒育女,花錢費神。長大後,功名利祿未明,回饋與否難知。左計右度,也不化算。

見友人子,所作無非吃哭拉睡。然而,友人服待周全而無所怨,我們事事相就而不為意。原來,他本來就是我們的心肝寶貝。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喜出望外的窗花

寒舍終於裝上露台門戶跟窗花,由於不銹鋼窗花較為單調局促,因此轉用鐵窗花。雖然早前跟建築師交代,並選定大概樣式,但根據經驗,實在不敢對其品味有任何期望。想不到,這次的窗花和露台門都完全符合心中所想,實在難得。



























還有門前這株豐盛的芒果樹




畢業禮

論文完成多時,期間又遠遊歐洲,差點忘記學生身份,直至剛過去的周五回校參加畢業禮。兩年前完成兼讀的碩士課程,沒有參加畢業禮,部分原因是認為畢業禮其實只是一個儀式,本身並無特別意義。畢業禮的重點,應該是給學生一個機會,對整個課程期間的付出來一個回顧和總結。當年,不知為何,真的覺得自身對於兼讀課程的付出不夠。

這次,也不是特別認為自己的付出很多,反而是認為家人對於自己放棄工作、全職讀書的默默支持,由衷感激,希望藉著邀請家人參加畢業禮來表達。畢業禮後,也特地回鄉跟嫲嫲和移居外國、剛巧回港的姑姐拍照,算是為這次畢業禮和課程劃上完滿句號。

其實畢業禮是頗為沉悶的,自己上台以後,基本無甚可做;要為幾百名畢業生逐一送上掌聲,確非易事。幸好,有文宇軒伍家謙兩位無線體育名主播畢業生的出現,引來一陣騷動。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全民開講

一個本應充滿爭論的節目,難得在座之人異口同聲。或許是議題真的太過一面倒,又或是我不夠針鋒相對。始終認為自己不適合這類節目,畢竟很多想法需要思考、沉澱。無論如何,沒有想過這晚如此愉快—特別是管接管送這種無憂。

觀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座右銘

火雞最好味的時候,就係未食和食第一啖之間 - 麥兜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 - Adam Smith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 Voltaire